5月11日,第十三届文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伟中等陪同下,参观文博会主会场展馆并调研企业。
本届文博会主会场总展位面积10.5万平方米,吸引2302个单位参展,全国31个省份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国外参展单位达117个,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文博会主会场共设9个馆,包括文化产业综合馆和文化消费时尚文化馆、影视动漫馆、新闻出版媒体融合馆、文化科技馆、艺术品馆、“一带一路”国际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工艺美术馆等8个专业馆。同时,在深圳各区还设68个分会场,文博会期间各类活动预计超过500项。
正式开馆前,刘奇葆、胡春华等参观了主会场展区。本届文博会专门设立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发展成就展,利用图文、视频、3D投影等形式,总结回顾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刘奇葆仔细听取展览介绍,充分肯定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对文博会在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表示赞许。
文博会各展馆各具特色
记者在文博会现场发现,第13届文博会各展馆精彩纷呈、各具特色。位于5号展馆的“钟鸣鼎食 曾侯乙编钟暨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移动博物馆”,展出了20多件精美的青铜器复制品,还有曾随习近平主席出访过埃及的一套编钟。现场的编钟数字化场景演奏更是将古代艺术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
古老的青铜器与编钟,借助产业风口的3D数字技术,通过博物馆品牌及资源授权方式把文物数据化,以AR/VR、光谱分析等创意手段实现策展方式的新革命,充分展现了移动博物馆的艺术性、科学性、教育性、趣味性和文创性等特点;同时通过技术与模式的创新,让文物真正地“活”起来。
在8号馆,记者发现,作为非遗馆最重头的深圳元素,深圳老字号合成号充分展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及科技的结合。饼盒变成了深圳地图,上面还有深圳市花、深圳标志性建筑、新安古城、大鹏古城等标志性元素。深圳市宝安传统文化协会会长陈淦忠表示,老字号不能依靠“老”来解决问题,以往靠质量与口碑,现在得与时俱进,与深圳现代城市的形象相配匹,与科技结合在一起,例如他们开发了自己的APP,观众只要在现场扫一扫,就可以看到一幅清朝时深圳的动态地图。而在设计、文化、制作等多方面,他们也力求体现深圳人的审美习惯与趣味,展现设计之都的水准。陈淦忠说,饼艺不仅是手艺与工艺,作为非遗作品得从艺术上来考量,它是深圳味道,也是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