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岭澳核电一期工程建设期间,中广核就开展了三维布置异地协同联合设计平台的引进与技术储备。随着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于2007年8月开工,三维布置异地协同联合设计技术平台迎来了在中广核工程项目上的正式应用。2008年台山核电项目启动设计工作后,中广核三维异地协同联合设计平台成功应用于法国AREVA公司,共同完成该项目设计出图与现场技术服务,横跨欧亚大陆实现了该平台的成功应用。2013年年底,中广核三维布置异地协同设计平台首次成功应用于常规岛分包设计单位——广东电力设计院,而依托红沿河核电5、6号项目,中广核三维布置异地协同设计平台又成功应用于主设备供应商——东方电气集团。此外,在三维布置异地协同设计体系与平台支持下,依托阳江核电5、6号机组项目,中广核开展了对核岛安装承包战略伙伴——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的能力培育与现场设计技术支持。“以中广核设计院为主导”的核电工程产业链一体化三维设计平台与体系持续得到完善,实现了三维布置异地协同设计技术标准输出与项目设计成果的完整掌控。
5月16日,红沿河核电二期三维布置异地协同设计平台一体化项目配置完成,并经测试确认系统已正式投用。待第一批次小管模型移交,即可正式开展红沿河二期核电项目现场设计与出图工作。此次平台的成功延伸,是中广核三维布置异地协同设计延伸应用结出的又一实果。
据悉,目前已有遍布全球各地的1000多台终端连入中广核三维布置设计平台,涵盖设计研发、装备制造、建设安装等各个领域,可以满足同时在线用户达到500人的需求,这种创新和协同大大节省了设计成本,提高了核电产业的智能化程度。后续,中广核还会将红沿河核电二期常规岛安装承包商承担的现场设计工作也纳入统一三维布置异地协同设计平台,构建项目更完整的三维设计体系和数字化成果。
此前的4月13日,中广核与腾讯在深圳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互联网+清洁能源”,开展包括混合云、全球协同通信、“互联网+清洁能源”创新应用实验室等在内的全方位业务合作。作为能源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领域的首次携手,这次跨界合作也意味着我国围绕“互联网+能源”方面的探索进入实质落地阶段。